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苹果如何打造前所未有的5G毫米波系统?
日期:2025-11-14  人气:13

在2020年,苹果推出iPhone 12系列时,它不仅是首款支持5G的iPhone更是一款射频前端设计上突飞猛进的产品。今天,通过拆解和分析,我们将揭示iPhone 12射频前端中那些令人惊叹的技术细节——从毫米波天线阵列智能雷达安全系统,苹果在方寸之间展示了射频工程的巅峰技艺。


一、突破性的毫米波系统设计

iPhone 12系列的5G毫米波系统堪称前所未有的工程壮举。根据拆解分析,该芯片组包含多种器件:调制解调器、中频(IF)集成电路、前端模块(FEM)、两个天线阵列以及封装内天线(AiP)。与传统设计截然不同的是,毫米波收发器首次与天线阵列分离,这一创新布局为整体设计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

最引人注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体安全,苹果在这一系统中集成了一颗工作在24GHz频段的ISM雷达这套雷达系统能够检测附近是否有人体,并据此动态调整5G毫米波通信系统的辐射量。这种对人体安全的关注体现在射频前端设计的每个环节。


二、天线设计:16元件无源天线阵列

iPhone 12的后置5G毫米波天线系统是一个由16个无源天线组成的精密网络,所有这些天线都构建在8层PCB基板上。这种复杂的设计确保了毫米波信号的最佳传输和接收。

在手机侧面,传统的AiP(封装天线)被集成到框架中,负责侧面通信。值得注意的是,这款AiP与高通在其他5G毫米波产品中使用的QTM525和QTM535器件非常相似,但苹果通过USI或村田(Murata)的先进封装技术,成功将宽度降低了12个点,长度降低了7个点,同时保持了相同的Z轴高度(与高通最新的QTM535相比)。

这种小型化努力在空间极其宝贵的智能手机中显得尤为珍贵。从射频前端的整体来看,iPhone 12大量采用了系统级封装模组。苹果在设计上大量采用系统级封装模组,适应了5G手机内部元件及结构设计与4G手机的巨大不同。日月光投控凭借与苹果在SiP技术上的多年合作,成为这一技术变革的主要受益者。

三、射频前端模组的深度解析

在iPhone 12的射频前端中,Broadcom的AFEM-8200扮演着关键角色。这是一款中高频段(MB和HB)长期演进(LTE)和5G FEM。对于这一特殊版本,Broadcom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双面成型BGA技术提高了封装密度;银线键合的新型隔间屏蔽技术降低了包装成本;Flip芯片配置的GaAs PA技术减少了模块中的PA数量。

尽管5G增加了系统复杂性,Broadcom仍通过这些创新成功实现了小型化封装。iPhone 12的毫米波射频前端采用了一种天线在封装(Antenna in Package)设计。这些封装结合了射频芯片和天线在同一个单元,使射频芯片更接近天线,以增强信号,并将系统中的损耗降到最低。AiP技术带来了多重优势:封装尺寸更小、发射接收损耗降低(从而提高发射效率并改善接收机性能)、降低整个系统成本,同时缩短手机研发周期。


四、去高通化:苹果的自主之路

尽管iPhone 12中仍然使用了高通的组件,但拆解显示苹果已经在积极布局自有射频技术通过收购英特尔手机数据机部门并在慕尼黑建立芯片设计中心,苹果专注于5G无线技术开发,旨在减少对高通的依赖。美版iPhone 12和2021年版iPad Pro的拆解显示,它们的5G毫米波天线模组已采用苹果自研产品,而非高通的解决方案。这一转变对供应链产生了直接影响:QTM525或QTM535的供应链中曾涉及SPIL和Amkor,而在苹果自主设计的模组中,这些公司已被USI和村田(Murata)取代——这两家公司一直是苹果的封装供应商。

iPhone 12的射频前端拆解揭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毫米波生态系统,它不仅追求性能的极致,更兼顾了人体安全考量。16元件天线阵列24GHz雷达安全系统,从双面成型BGA封装自主设计的AiP模组,苹果在这款设备中展示了其在射频工程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iPhone 12的射频前端设计无疑将成为后续产品的基石,也为整个行业设立了新的技术标杆。在这个看不见的射频世界里,苹果正在进行的是一场静默而深远的技术革命。


 
上一页:暂无信息
下一页: 中国毫米波仪器破壁战:瓦森纳的锁链,正在被我们一节节砸碎! 返回>>